千禧挑戰---貧富拉大 黑金擴張

當千禧年到臨時,台灣人民會以什麼樣的心情,迎接來自東方的第一道曙光?會以什麼樣的眼光,回顧過去的成就,檢視令人惋惜的錯失?在選舉的泡沫口號熱鬧聲中,在921大地震的冷清餘悸下,靜心省視,面對千禧,台灣其實將面臨沈重的內外挑戰。
自解嚴以來,台灣的民主自由與開放,蹦發出驚人的活力,展現出廣泛的可能,也激起更多的期待。但在缺乏規範之下,倉促、草率、民粹式的發展,使得台灣式的民主充斥了人治與畸型的色彩。
政治雖民主,卻絕不清明。法治精神欠缺、民主制度殘破,不僅造成派閥政治復辟,更使黑金勢力,由鄉鎮、縣市,而向上蔓延,終至盤據中央殿堂,脅迫政府高官,左右國家政策。更令人擔心的是黑道與政府官員、民意代表,形成黑白聯盟的特權集團,勢力急速向政治、向社會、向經濟各領域擴張。
行政上,造成的具體影響是,政府的技術官僚,專業尊嚴遍受踐踏,或罷官求去,或吞聲忍氣,或妥協棄守,或厚顏奉迎、坐地分贓。劣幣驅逐良幣,人才惡性循環,上行下效之下,政府決策品質急遽下降,政策偏悖。理想、抱負與遠大的國家整體目標,斷被遺忘。
經濟上的後果更為明顯。近10年來,台灣平均國民所得成長牛步化。走過90年代,9年間,僅由9千美元,艱苦地爬升至1萬2千美元,與當年政府高揭的2千年破2萬元的目標,差距天壤之別。而同時期,鄰國香港、新加坡則大幅躍升,雙雙打破2萬美元的門檻,分別達到2萬4千、2萬2千美元,將台灣遠遠拋在後面。
拜資訊高科技工業之賜,台灣經濟成長尚有5%以上差強人意的表現,但經濟成長的果實,並未被公平分享。重富輕貧的賦稅政策、土地政策,使得中產階級、上班族受薪人,肩挑不合理的稅負重擔。過去引以為傲,兼顧經濟成長及縮小貧富差距而領先世界的發展模式,已被捨棄。
社會上貧富差距,近年來急速拉大。最高10%所得者,佔總體國民所得的比例,已由1990年的23%,升至1998年的33.2%。而人民普遍關心的社會治安、個人生活品質、生計改善、及教育、環境與經濟發展,在泛政治的熱潮下,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。無論財富或人才,資源普被錯置。而政府負債總額日益膨脹,政府赤字節節高升,國庫吃緊。但龐大的國家預算,卻並未按人民期望,花在人民認為最關心迫切的議題上。
面對千禧挑戰,對外,則有加入WTO後,全球化、國際化帶來的競爭壓力,與兩岸關係的複雜演變。無論內政或外交,千禧年對台灣,都將是關鍵的一年。如何迎接千禧,如何從檢視過去中,重新出發,是每一個人都要捫心自問,慎重抉擇的挑戰。
eXfuze F1 team --- explore the power of seven +
0 意見:
張貼留言